砺道智库2025年8月21日
德国联邦国防军于2025年8月13日公布了一项详细而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将其无人机系统(UAS)库存从目前的600多架扩充到2029年的8000多架。这是德国武装部队近年来最重要的能力建设之一,标志着其作战重点的决定性转变。相关计划中的扩充涵盖了广泛的内容,从用于近距离侦察的超紧凑纳米无人机到旨在对特定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巡飞弹。通过如此广泛的采购,德国联邦国防军表明了其致力于将无人机系统作为未来作战和支援行动核心要素的意图,这体现了其对不断变化的战争特征的适应,在这种战争特征下,无人机日益成为动态对抗环境中情报和交战的重要资产。

图:到2029年,德国联邦国防军的目标不仅是部署欧洲最广泛、技术最先进的军用无人机,还要确保这些系统始终处于创新前沿(图片来源:德国联邦国防军)
根据媒体援引的德国联邦国防军内部规划文件,其未来机队的组成已明确。该计划预计将采购1200架用于超短程侦察的纳米无人机,这类无人机可能是一种高度紧凑轻便的系统,专门针对在城市地区、茂密植被或复杂地形中进行隐蔽观察进行了优化,而这些地区的传统监视设备在这些地区受到限制。此外,还将采购3028架专用于短程监视任务的微型无人机,可能包括ALADIN和FALKE平台的下一代继任者,这两个平台近年来已成为德国侦察行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加强战术通信并确保分散部队之间的不间断连接,德国联邦国防军计划采购约800架配备中继功能的无人机,以扩大作战范围并建立安全的指挥和控制链路。此次扩展还包括整合巡飞弹药计划,目前正在试验两种竞争系统,以确定哪种系统将用于作战部署,从而为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无人机库增加进攻性精确打击能力。
这项大规模采购工作,以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利斯确认的正式无人机战略为基础,彰显了德国对无人系统的长期机构承诺。该战略强调采用灵活的合同模式和持续的采购周期,使德国联邦国防军能够及时整合可用的技术创新,避免传统采购流程中常见的冗长拖延。这种方法旨在确保德国武装部队能够根据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更新和升级其无人机能力。除了目标中的8000多架现役无人机外,德国联邦国防军还计划维持相当于其无人机队20%至40%的庞大作战储备。这样的储备将能够快速补充损失,在持续作战中保持战备状态,并适应高强度冲突期间需求的激增。尽管德国联邦国防军没有透露为该项目分配的具体预算,但采购规模表明,该项目需要多年的资金承诺,并与业界进行密切协调,才能按时交付。
从战略上讲,该项目有望在2029年为德国联邦国防军打造欧洲规模最大、最多样化的军用无人机编队之一。数千套不同规模和能力等级的无人机系统的整合将显著增强德国的监视覆盖范围,加快目标捕获速度,并提升其在现代战场上的作战灵活性。巡飞弹的引入将使德国的作战实践与近期冲突中观察到的一致,在这些冲突中,无人机在侦察和进攻任务中都展现出了决定性的价值。通过将这些能力嵌入其部队结构,德国联邦国防军正在为在分布式网络化战争环境中有效作战做准备,在这种环境中,持续的态势感知和进行精确自主作战的能力对任务的成功越来越重要。
到2029年,德国联邦国防军的目标不仅是部署欧洲最广泛、技术最先进的军用无人机,还要确保这些系统始终处于创新前沿。无人机战略的实施,加上持续的采购和强大的后备力量,将使德国能够快速应对新兴威胁,进行独立情报收集,并加强北约的集体防御态势,尤其是在其东翼。这一转变体现了德国在提高作战独立性、技术适应性和韧性方面的深思熟虑,确保德国能够在所有军事行动中投射出强大而一体化的无人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