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道智库2025年4月25日
据美媒Warrior Maven报道,美国海军计划让其下一代核潜艇舰队——哥伦比亚级潜艇——将三位一体核力量的水下部署延伸至21世纪80年代甚至更久远,从计划的建造和交付时间表来看,这似乎是完全现实的。

图:美“哥伦比亚”级潜艇(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目前,美国海军计划建造12艘“哥伦比亚”级潜艇,其中第一艘将于2030年或2031年部署。剩余的11艘“哥伦比亚”级潜艇计划每年交付一艘,直至2040年代初舰队完成。12艘“哥伦比亚”级潜艇的计划数量已经确定,并且已经确定了一段时间,然而,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安东尼·科顿将军建议,或许美国海军应该将其舰队规模扩大到12艘以上。
科顿在美军年度国防计划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当前的核威胁比以前“显著增大”,“海军新型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潜艇可能也需要建造更多数量”。
在思考科顿的言论时,美国人必须立即思考,美国的工业基础是否具备足够的条件来提高“哥伦比亚”级潜艇的产量和生产节奏。这是一个复杂且不明确的问题,因为美国潜艇工业基础已被要求大幅提升其现有产能,以便在更快的时间内建造“弗吉尼亚”级潜艇。近年来,美国海军一直在分析和研究其工业基础产能,以评估其是否有能力适应更雄心勃勃的生产计划。作为这一进程的一部分,美国海军一直在与国会议员合作,争取增加资金,用于每年至少增加一艘“弗吉尼亚”级潜艇的产量。如果将“哥伦比亚”级潜艇纳入其中,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一局面。
有人可能想知道,海军为何计划用12艘“哥伦比亚”级潜艇取代1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哥伦比亚”级潜艇正在建造中期采用下一代“堆芯寿命”反应堆。这意味着更新的核推进技术,将消除潜艇服役中期大规模燃料的需要,因为在中期更换燃料期间,潜艇必须进入干船坞并长期停用。有了堆芯寿命反应堆,哥伦比亚级潜艇将能够进行更长时间的巡逻而无需额外燃料,这将延长核攻击潜艇的部署时间和作战可用性。
鉴于美国自欺欺人地认为面临的核相关威胁日益增多,扩大“哥伦比亚”号舰队规模或许出于多种关键原因,例如美国一直认为俄罗斯正在扩大其核武库和两用核导弹的数量。
此外,伊朗可能拥有“核武器”,这种威胁只会增加对前沿水下核威慑的需求。全球威胁环境显然需要更多前沿水下核威慑,以确保能够妥善应对任何潜在突发事件。
前沿存在是核三位一体战略中海底部分的概念精髓,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潜艇需要悄无声息地在漆黑的深海中秘密巡逻,以确保在美国遭受核武器攻击时能够发动大规模报复性打击。全面报复性摧毁的威胁旨在向潜在的攻击者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形式的核攻击都将导致足以摧毁攻击国的大规模、灾难性的二次打击。这正是核威慑的讽刺之处,因为那些看似拥有难以想象破坏力的武器,其制造的唯一目的就是避免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