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的那些“老规矩”,一定要懂!
1、组局吃饭,谁组局,谁安排,谁买单。
2、儿大避母,女大避父。
3、别人请客,不要随便带另外的朋友。
4、左戴金玉,右戴银,男戴观音,女戴佛。
5、男子未婚,不能抬棺。
6、借钱的时候,切记救急不救穷。
7、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
8、孩子未满月,不可以理发。
9、客人未吃完饭时,不能收拾桌子。
10、家里的燕子窝,鸽子窝不能捣。
11、给别人回礼,只多不少,最次也得保持不变。
12、在农村,称呼别人要按辈分,不能按年龄。
13、向别人问路,切记一定要有礼貌。
14、熬药的药锅,只能借,不能主动还。
15、早晨,不借钱或要债;下午或晚上,不探望病人。
16、路边倒的药渣不能踩。
17、看望病人的时候,不能送梨和柿。
18、跟别人说话时,嘴里不能嚼东西。
19、父母健在,子女不能过大寿。
20、亲戚不共财,共财不来往。
21、家里有孕妇,最好不要养猫,狗。
22、去别人家串门,不要带着药物去。
23、嫁出去的女儿,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
24、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不能劝别人离婚。
25、写名字时,不宜用红笔,更不能用红笔圈画。
26、去别人家做客,一定不能空手去。
27、住宿别人家时,夫妻不能同房。
28、吃饭时,不要随意唉声叹气。
29、自己的生辰八字,不要随便告诉别人。
30、吃饭的时间,不要去别人家串门。
31、吃饭时,长辈不动筷,后辈则不能第一个夹菜。
32、吃饭时,手要扶碗,不能敲碗。
33、敬酒时,酒杯沿要低于对方。
34、酒桌上,散烟不漏人,敬酒不越人。
35、搬新家时,遇到熟人不要打招呼。
36、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也要到。
37、结了婚的女人,不能当伴娘。
38、没钱的时候,就要少走亲戚,少串门。
39、晚上尽量不要带小孩子出门。
40、招待客人时,茶壶嘴不要对着客人。
41、晚辈遇到长辈时,要主动向长辈打招呼。
42、给孩子取名字时,男不带天,女不带仙。
43、招待客人时,切记茶七饭八,酒满杯。
44、给人倒水或倒酒时,不许反着手。
45、新郎在迎亲时,不可以走回头路。
46、在与别人对视时,不许斜着眼看人。
47、怀孕未满三个月,不能跟外人说。
48、寡妇门前是非多,没事别在寡妇门前转。
49、晾晒的衣服,不能在外面过夜。
50、敬酒的时候,不能用左手,左手举杯一般是祭祀。
51、客人未走远时,切记不能关门。
52、照片不能烧毁,也不要横向剪断。
53、吃饭时,筷子不能插在碗里。
54、家丑不可外扬,不要和外人说自家的丑事。
55、家里办丧事,穿着孝衣不可去别人家串门。
56、去别人家做客,不能进没有人的房间。
57、孕妇和婴幼儿不宜参加丧礼。
58、大年初一早上,不能扫地,不能倒水。
59、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
60、家里办过丧事,三年内不能贴红对联。
61、给客人添饭时,切记不能说:“还要饭吗?”
62、吃饭时,夹菜不许过盘中线,不许满盘子乱挑菜。
63、煮饺子时,不能说皮“破”了,要说"挣"了。
64、家里有客人时,不要扫地。
65、喜不送伞,寿不送钟,丧不后补。
66、中药渣不能倒在家里,要倒在街道上。
67、孕妇不要随意坐新婚夫妻的床。
68、男人的头不能摸 , 女人的腰不能碰。
69、拆开红包和礼物时不能当着送礼人面。
70、不能给3岁以下的孩子算命。
71、教徒弟要留一手,不要全部传授。
72、床头,不要放镜子和纸巾。
73、去别人家,要先敲门,即使门敞着,也要如此。
74、人际交往中,切记交浅不言深,交深不言全。
75、在炸年货时,不要多嘴,尤其是小孩。
76、伸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送礼人。
77、请客吃饭时,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
78、递、接东西时,要用双手,尤其是给长辈。
79、男抖穷,女抖贱,手不扶碗霉三代。
80、对年长者,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