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华 砺道智库 2023-10-23 17:18 发表于北京
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现场之前,相当多的专家和预言家表示,至少在纸面上,苏联设计的应该是为了对抗美国空军F-15鹰式战斗机和F-16战斗机。

俄乌冲突给MiG-29“支点”第四代战斗机带来了新的生命。
大多数航空专家都认为,MiG-29确实是专门为对抗上述F-16和F-16而设计的。MiG-29 Fulcrum于1977年10月6日进行了首次飞行,于1982年开始服役。然而,GlobalSecurity页面的匿名作者却持相反的观点:“MiG-29并不是为近距离空战而设计的,而是用作拦截机。这架飞机的设计目的是达到所需的高度,发展超音速,发射导弹并返回家园。”他指出,额外坦克的悬挂限制了飞机的能力——无法发展超音速。”
Fulcrum的长度为17.32米(56英尺10英寸),高度为4.73 米(15 英尺 6 英寸),翼展为 11.36 米(37 英尺 3 英寸),最大起飞重量为18,000公斤(39,683磅)。MiG-29最大空速为2.25马赫。武器装备包括一门装有150发子弹的Gryazev-Shipurov GSh-30-1 30毫米自动加农炮,以及可装载4,000公斤(8,800磅)炸弹或导弹(如AA-8 Aphid、AA-10 Alamo)的挂载点。
MiG-29令人印象深刻的纸面上的特性,并未完全转化为现实空对空战斗中的出色性能。
MiGFlug网站在统计当前使用的所有军用飞机的战斗统计数据方面做得令人印象深刻,但尚未用当前俄乌战争的数据更新其数据。该网站将6次空对空战绩归功于支点与18次损失相比,相当于1:3的击杀损失比绝对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