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诞生于1978年的宝马M1)
注意今个要讲的是M1,可不是1系M。作为宝马M部门的第一款公路量产车,M1可以说是宝马的“唯一”超跑了,因为它几乎符合了几乎所有对于超跑的定义,除了发动机是个直六的这个因素以外。


(图:注意是M1,可不是1系M)
M1之所以能够推出,也是因为此时宝马要开始主推M系列的公路车型,在M1的诞生之前,M-Power部门也已经推出了非常成功的3.0CSL和2002Turbo ,也算是作为了前期的技术积淀。


(图:在M1诞生之前,M-Power部门也已经推出了非常成功的3.0CSL和2002Turbo)
诞生于1978年的M1,宝马内部的代号为E26,外形则由乔盖亚·乔治亚罗负责设计,乔治亚罗还曾经师从博通门下,所以M1也算是上面宝马Turbo概念车的传承了,但正因为如此,M1也就多了一些意大利汽车风格的气息。


(图:而所谓的意大利风格设计自然就是楔形车身)
但这也不是宝马M1和意大利人唯一结缘的地方,当时M1的测试调教与后期量产工作本来是要交给兰博基尼来完成的,原因是宝马缺乏中置引擎跑车这方面的经验。但是七十年代末期的兰博基尼自己也经营不善,后来只能再度由宝马自己来完成核心工作。



但意大利人的出色设计还得得到了保留,成就了M1楔形并极富硬朗棱角的外观,还有翻起式的前车灯,后部的百叶窗式机盖,这些因素加起来很类似于当时的法拉利308 GTB。

(图:法拉利:308 GTB)

(图:其实细看外形,M1还略显科幻些)
最终,车的长宽高分别是:4.36米、1.82米、1.14米,轴距2.56米,是个体积尺寸很小的车。车重是则为1.5吨,由玻璃纤维(玻璃钢)材质做成车身。


动力方面,原计划M1要是用V10发动机,但是因为成本问题没有实现。后来改换成代号为M88的3.5升直六发动机,为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积累来自宝马自家的CSL赛车,但发动机却是全新设计的,有当时可谓是最新的DOHC双顶置凸轮轴,每缸四气门,六个气缸都有独立节气门。


(图:虽然是后置后驱,但是发动机却是纵置的)


(图:发动机的体积不大,所以发动机后面还空余出一部分储物空间)
最终这台代为M88的3.5升直六发动机,性能数据为273匹和330牛米,以那个年代的六缸性能车来讲已经是非常的出色了,超过了不少同级别的法拉利以及保时捷车型。还有一个五速的手动变速箱,极速能达到264公里,较轻的车重以及出色的空气动力学外形是关键因素,也是当时德国最快的跑车。



(图:虽然没有用上V10甚至V12,但是也因此控制住了重量,拥有同类型跑车中出色的性能)




(图:内饰的细节)
宝马最初打造M1的另一个目的是参赛,当时的目标是参加Group 5组别赛事,但是当时的赛事规则是需要参赛车辆的公路量产车型必须达到两年400台的产销量,这对于当时的宝马来讲几乎不可能完成。


(图:M1 Group 5赛车,装备涡轮以后动力达到850匹)
但是宝马M1还是有Group 4组别的赛车,Group 4和5的区别是后者有涡轮,还有建立Group 4组别赛车基础上的,单一宝马品牌的Procar赛车。



(图:Procar赛车和Group 4组别赛车配置一样,相比较公路车性能为470匹和382牛米,极速能达到309公里)


(图:可以看到赛车与公路车的区别)
可是到了后来宝马M1的后续发展并不光彩,整个宝马M1车型包括原型车、公路车、赛车在内累计生产了453台,其中公路车型不到四百台,一直生产了三年就停产了。宝马打造M1的最早目的是为了参赛,但也侧面成就了一台出色的中置引擎布局跑车,从老车的保值价格也能看出来。

至于M1之后,宝马M部分的兴趣更多是在轿车以及轿跑这方面,比如像M部门的第二个作品,E28的初代M5就是用的M1跑车的同款发动机,而宝马对这台M5的宣传是:“安装超跑发动机的轿车”。

(图:左边这个是E24的宝马M635i,后来宝马M的重心逐渐向轿车和轿跑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