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进程中,由于鼓励政策、应用场景、使用环境等的不同,使得同为新能源汽车的乘用车与商用车、商用中的商用客车与商用卡车,以及轻型卡车与重型卡车之间发展快慢不一。比较而言,新能源中的电动卡车的应用相对滞后,其中纯电动重型卡车的应用发展可以说才刚刚起步。
一、电动重卡具有多重优势
(一)从理论上讲,电动汽车比普通的内燃机汽车具有更高的效率。当前,最高效的内燃机具有40%的热效率,剩余的60%由于热或摩擦而白白消耗掉。另一方面,大多数电动机可以将90%的能量作为动力传输,相比内燃机这是一个明显的优势。
当然,由于诸如驾驶条件和寒冷天气等外部因素,在实际驾驶中电动车的效率会大大降低。同时,由于电池组比油箱更重、更复杂,其电池组重量也不会像油箱里的燃油可以“清零”,作为运输工具的电动卡车需要配置更多的电池以确保足够的行驶里程,这会占用大量空间并增加汽车的重量。
(二)从能源危机和节能减排角度考量,将传统燃油卡车替换成纯电动卡车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极大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依赖,另一方面可大幅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在能源转换和减少排放的背景下纯电动卡车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的专家指出,实现重卡电动化可以带来巨大的节能减排效果。
按全国100万辆倒短重卡测算,全部电动化后相当于减少3亿辆乘用车的颗粒物排放。
也有人指出,1辆重型卡车的尾气排放相当于500辆小客车的排放,因此治理好重型卡车的排放,效果会很明显。
(三)重型内燃机车辆低速运行时极为耗油,而纯电动重卡则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车辆维修保养费用也将大幅降低。
(四)纯电动乘用车一个很大的短板就是续驶里程限制。而纯电动重卡更容易在特定的场景和限定的区域内使用。这样就可以既发挥纯电动汽车的优势,又可以规避其不足。 例如,以纯电动重卡应用于港口这个工作场景来看,因为在这个场景的重卡使用中多为低速运行,行驶里程有限,充电也十分容易。
(五)电动重卡配上先进的电卡驱模,则既可以高速行驶,又可以在需要大扭矩的低速爬坡状态下使用,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
当然纯电动重卡当下还有不足:
续驶里程不足;充电桩也稀少;由于多装电池车辆总重大;用户对安全性还有担忧;价格较贵;加上充电慢,影响车辆使用。

二、电动重卡车的发展路径
从电动卡车的发展路径看,在全寿命周期的技术层面和成本层面,纯电动卡车已经开始了与传统燃油卡车的竞争。
(一) 起步阶段。 总体来看,2017年,电动卡车才进入市场起步阶段,当时电动卡车市场以电动轻型卡车为主。2017年电动卡车起步时的年度总销量为5万多辆,占当年卡车总销量的比重不超过2%。从市场来看,2018年前,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发展缓慢,每年产销规模不足1000辆。
(二) 局部应用阶段。
电动重卡首先在特定场景应用得到认可,特别是在港口、矿区、专线运输等处使用,很有优势,得到大家认可。随着一些问题逐步解决,应用面也在逐步扩大。
(三)研发推广阶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提升、电池成本降低、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同时随着国家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推动了新能源重卡的研发和市场发展。
就发展瓶颈来看,电动重型卡车由于载重量大,需要更大容量的电池,然而这会造成卡车自身重量加大,影响长途运输的经济效益。因此,相比纯电动乘用车和电动客车,电动重型卡车的研发和推广难度更大。
目前,一汽解放、东风、比亚迪、中国重汽、华菱星马、开沃新能源、北奔重汽、徐工、陕汽、大运、湖北三环等企业均已经在电动重卡领域布局,一些产品已经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当前的研发与市场情况看,目前主要是凯博易控和精进电动等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和一汽等卡车整车制造企业以及部分工程机械企业在尝试推广。与电动客车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相比,电动卡车的技术推动和市场推广更多的还是靠企业自身的技术功底与宣传渠道。
(四)加快增长阶段。
2019年我国新能源重卡增长较快,当年产销超过5000辆,保有量达到6500辆,均为纯电动车型。
按照车型来看,目前市场上的电动重卡以纯电动自卸车居多,纯电动牵引车只占有很小的比重。2019年,纯电动重卡自卸车销量超过2600辆,牵引车仅130辆。
三、为什么现在提出发展电动重卡?
企业之前不做电动重卡,现在为什么大力做电动重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新基建拉动需求。
2.环保要求,电动车能减排,污染天气可以正常运行避免燃油车不让跑,且司机能运营就能挣钱。
3.NEV产业链已经完善了,电池成本也降低了,配套体系也完整了,换电等模式也成熟了。
4.后来者重卡企业希望通过电动化扭转现有燃油重卡一汽东风解放等统治天下的竞争格局。
5.国五国六国七反复升级,导致企业疲于应付,不如直接发展BEV。
6.关键的是:现在在特定场景下,能算过账了,各环节的企业都能赚钱了,使用强度越短,纯电动重卡优势越明显,且几年之内的成本甚至可以低过燃油车。
四、电动重卡商业化之路可期
加油站遍地都有,但是充电桩并不是随处可见。对于电动卡车而言,它的主要功能是商业运输,同时还有一个充电或换电效率的问题。当然,与之相对应,续驶里程、充/换电、自重、可靠性、性价比这几个因素都是制约电动卡车发展的现实问题。业内普遍认为,解决纯电动卡车尤其是电动重卡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续航里程、车辆售价与载货量之间的矛盾。
(一) 在2019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各城市和各领域的成功案例表明,现在的电动卡车已经具备替代燃油卡车的技术能力和市场基础,2025年是实现卡车全面电动化的时间点。
(二)电动重卡方面有专家预计,2021年将是纯电动重卡在国际市场上迎来规模化交付的时间窗口。目前同级别的重卡,传统燃油车售价约40万元,电动重卡售价约100多万元,由于电动重卡在使用环节能够节省较高燃油费用,在使用强度较高的场景下应用时预计5年左右可以实现平衡。到2025年左右,电动重卡购买及使用成本将与传统燃油卡车相当,届时电动重卡将实现快速增长。
(三)纯电动重卡推广在加速。
日前一汽解放的一批纯电动新能源重卡交付北京,助力北京保卫蓝天,可喜可贺。
凯博易控在全球率先推出了电动卡车驱动系统——eDMT,eDMT采用了双电机驱动、主动压力润滑、序列换挡、多模动态协同控制等技术,在多种重卡上开始应用,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肯定会推动电动重卡快速发展。
具有多项王牌技术引领,业内首款新能源重型商用车纯电、混动、增程通用的专用四档箱精进电动EMAT-20000近日也推向市场。
(四)全国充电桩的建设在加速,换电技术在发展,为电动重卡推广创造了条件。换电快速高效、运用成本低、使用灵活、安全集约,有发展前景。
(五)纯电动卡车肯定会迅速走上商业化发展之路。纯电动卡车肯定会迅速发展,只是它的风口还没有来到。以自动驾驶+纯电动卡车为例,它在港口、矿山、城市环卫,以及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车队行进等许多场景都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伴随技术提升和各种应用模式的成熟,电动卡车肯定会愈发显示出其综合优势,从而迅速走上商业化发展之路。
五、后疫情时代提出新的要求
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汽车产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受到极大的影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疫情迅速拉低汽车销量的同时,也为无人驾驶技术带来了新的机会。在处处都强调人与人之间减少接触的情况下,无人驾驶车辆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今年疫情出现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即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的5G、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均与汽车产业相关。
在5G新基建如火如荼地加紧在全国布局之际,智能电网、智能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5G+电动+智能”的新型卡车,不仅将在港口、矿山等特定场景中叱咤风云,而且必将纵横驰骋跑遍祖国的每一片山水。
前不久,在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自动驾驶的集装箱卡车完成了堆场落箱、交箱装船、卸箱接船等一系列自动化操作。这是一场“5G+无人驾驶赋能智慧港口云发布会”的现场演示场景,给所有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据介绍,矿用重卡的司机工资约占使用总成本的25%,使用自动驾驶后对成本降低的作用不可忽视。
后疫情时代的汽车产业,电动卡车也与其他各种无人驾驶车辆的发展脉络一致,进一步走向智能化、无人化是必然趋势。
六、国内氢能重卡应用加速
目前,国家正研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国内氢能重卡在核心部件燃料电池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长续航、大载重的重卡领域,被普遍认为是氢燃料电池未来重要的应用场景,燃料电池重卡的商用已经在开始尝试并不断发展。
伴随着燃料电池系统功率的提升、加氢站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化,国内车企对燃料电池重卡的布局进程也在逐步加快,目前国内已经有江铃重汽、上汽、陕汽、大运、一汽、飞驰等主要商用车车企都在研发燃料电池重卡。
预计到2050年,国内超过50%重型卡车将氢燃料电池作为发动机,氢燃料电池重卡产业链将会不断完善。
前几天日本丰田汽车联合国内一汽、东风、广汽和北汽四大汽车集团和国内氢燃料电池领先的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开放的体制,共同出资设立了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公司,肯定会推动燃料电池在中国的应用,肯定会推动电动重卡的发展。
总之,电动重卡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注:本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在第一届电动卡车开发者大会暨电卡驱模eDMT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的主题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