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国内掀起了一场“反疫苗”运动(anti-vaccine movement),如今,这场运动愈演愈烈,已经开始对该国公共健康构成威胁。
美国医学协会(AMA)前段时间发出了一封公开“求救”信。
这封信的内容,是向亚马逊、Facebook、谷歌、Pinterest、Twitter和YouTube等互联网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求助,请求他们帮忙阻断错误信息的传播,制止“反疫苗”运动,称这场运动已导致部分疾病发病率在美国大幅上升,并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
因为一场运动拉响全美警报,如此大动干戈是杞人忧天吗?并不是,危险真的已经降临。
美多地爆发麻疹疫情
就在2019年2月,一场麻疹疫情席卷美国华盛顿州西南部的克拉克郡,共有36人感染。
随即,华盛顿州宣布该州进入了“紧急状态”。

本应在2002年以前就在美国消失的麻疹,竟然“起死回生”了!
麻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此前在美国已被消灭。最近几周,麻疹在美国各地的社区不断蔓延。上周,华盛顿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纽约州于2018年报告称遭遇20年里爆发的第二大疫情。、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意外”。不仅在华盛顿州,今年以来,全美已在10个州确诊超过120例麻疹病例,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实打实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美国的麻疹病发就呈现明显的“高爆”期。

▲图为美国国家疾控中心的报告中,2010至2019年美国年度麻疹病例数量统计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就在世卫组织强调美洲已“消除麻疹”的2014年,美国就出现了一次麻疹爆发高峰。
这正是拜愈演愈烈的“反疫苗”运动所赐,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主动将守卫自己的“麻疹克星”拒之门外。
“反疫苗”运动卷土重来
反疫苗运动由来已久,早在一个多世纪前,英国莱斯特城(Leicester)就爆发过反对接种天花疫苗(smallpox vaccination)的10万人大游行。
那是1885年,有人甚至抬着孩子的棺材行进,上面写着“疫苗的又一个受害者”(Another victim of vaccination)。

1894年报刊上刊登的一则反疫苗漫画
到2019年,反疫苗风潮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是在欧美地区。CNN报道称:
时间快进到2019年,反疫苗风潮已演化为一场全球化的多面恶魔。反疫苗的原因有药物安全质疑、政治信仰、崇尚顺势疗法以及错误信息的广泛传播。

还有很多人认为接种疫苗会导致儿童自闭症,《华盛顿邮报》称:
反疫苗运动延续至今,一部分原因是1998年的一份虚假研究,该研究显示自闭症与疫苗中的防腐剂有关联,但这一理论早已被证明是不可信的,而且还有大量研究提供了确凿证据表明接种疫苗不会导致自闭症。
也有专家认为,反疫苗运动是欧美民粹主义(populism)发展的结果,表现出公众对政府越来越不信任。
在参与抵制疫苗活动的人群中,甚至还包括一些有影响力的名人和政客。

▲图为在美国会大厦前抵制疫苗的人群,其中包括著名影星金·凯瑞
美国著名作家达拉·夏因不久前在推特上发布了关于反疫苗的惊人之语,她表示麻疹会让人身体更健康。

“整个人口爆炸时代出生并得过麻疹的人到今天都还活着。让孩童时代的疾病回来吧,这样会让你更健康,而且还能抗癌。”
下面的评论则更加离奇:

“宁愿自然地患上麻疹,这样能帮助你终生免疫并预防某些特定的癌症。这些疫苗就是屎,还会带来永久性脑损伤。”
有个医生看不下去,在评论区里驳斥这些荒谬的理论。但很快,一个叫“专业反疫苗”的账号就跳出来与他针锋相对。

“我是一名医生、丈夫、父亲和分子遗传学家,你要知道疫苗是能救命的。脊髓灰质炎、破伤风、麻疹、百日咳、流感、狂犬病、乳头状瘤病毒、天花等等,我还能举很多例子。”
“你应该为你是一个否认疫苗带来伤害的医生而感到羞耻。你真的能说疫苗的好处大于它的风险吗?你的证据呢?”
社交媒体上的“反疫苗”声浪,传播速度极快,如风暴般席卷欧美,很多人受其影响,选择让自己的小孩放弃疫苗接种。
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疫苗接种率,竟然还不如一些非洲国家高。

可以说,这些早早迈进发达行列的欧美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却在“开倒车”。随之而来的就是高传染性疾病的激增和爆发,让一些早已得到控制的疫情又找到了可乘之机。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反疫苗运动”或成为全球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
“反·反疫苗”运动
如今,这场以社交媒体为主要战场的“反疫苗”运动,已经引起了美国互联网企业的重视。
Facebook、亚马逊、Instagram、Pinterest等社交媒体都采取了相应举措控制“反疫苗”声浪。

▲亚马逊上关于反疫苗的书籍

▲YouTube上的反疫苗频道
众筹平台GoFundMe则宣布将从平台上移除为反疫苗运动筹集资金的活动。
疫苗很重要

来自美国医学协会的“求救”信中指出,疫苗是预防个人疾病和保护公共健康的最有效和最安全的干预措施之一。
而当一个人决定不接种疫苗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将自己和他人置于疾病的风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