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道智库 泰格

鲁里埃尔·罗比尼(Nouriel Roubini),美籍犹太人,1959年3月25日生于土耳其。是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世界知名的专家,现任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学院经济学教授。同时,他也是Roubini Global Economics(RGE)的创始人之一和主席。RGE 是一个创新性的关于经济与地缘政治信息和分析的咨询机构,被《商业周刊》、《福布斯》、《华尔街日报》和《经济学家》评为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学网站之一。
成名之作:有着“末日博士”之称的鲁比尼教授,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一年半之前就预测到该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并由此而名噪一时。他又因为次贷危机完全按照他所写下的《金融灾难的十二个步骤》演变而成为红遍全球的预言大师。
罗比尼近日发文指出,二十一世纪20年代的一场大萧条正在到来。原文的题目为“The Coming Greater Depression of the 2020s“,此处即代表作者的观点,一场比1929年的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更加严重的(Greater)的萧条已经到来,而这种大萧条在近代文明史上,也仅仅发生过一次而已(1929~1933年)。
罗比尼认为,全世界正面临金融、政治、社会经济和环境风暴的考验,而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这一图景更加清晰可见。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政策失当导致了更多的经济失衡和潜在风险,而诸多的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这使得下一场危机的到来几成现实。他还认为,即使今年下半年的全球经济出现U型反转,未来十年的L型大萧条也无可避免,并相应伴随以下十大危险的趋势。

趋势一:赤字及其必然后果——债务&违约
全球各国政府针对新冠疫情的财政政策,必将进一步推高财政赤字。预计这一赤字的增加额,约占全球各国GDP的10%,或者更多。对于很多公共债务水平高企的国家来讲,未来的日子将难以为继。
更糟糕的是,家庭和企业收入的减少,也会导致私营部门的债务水平不可维系,乃至大规模的违约和破产。再加上公共债务水平的急速飙升,未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复兴之路将会变得艰辛无比(相较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大衰退之后的全球经济复苏而言)。
趋势二:发达经济体的定时炸弹——老龄化带来的卫健&福利债务飙升
新冠疫情,迫使各国政府为公共卫生系统注入更多的资金,全民保健以及相关的公共产品成为全社会的必需品。鉴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已进入老龄社会,在医疗保健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普惠性投入,将会进一步放大全社会的隐形债务。
趋势三:通货紧缩风险加大
危机除了带来衰退以外,还将造成供给侧(如荒废的机器和闲置的产能)及劳动力市场(大规模失业人群)过剩,并最终导致商品(例如石油和工业金属)价格暴跌。类似的债务型通货紧缩,正是萧条的前奏。

趋势四:货币贬值
随着各国央行采取各种措施,对抗通货紧缩并努力避免利率上升的风险(同时也伴随着巨额的债务积累),货币政策将变得更加非常规化且影响深远。在短期内,各国政府需要货币化的财政赤字之策,以避免经济萧条和通货紧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去全球化的加速和新的保护主义带来的永久性负供给冲击将使滞胀(类似二十世纪70年代)几乎不可避免。
趋势五:数字化对经济的破坏
随着海量的失业或收入锐减,全社会的收入和财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为了防范未来的供应链冲击(例如口罩的短缺危机),发达经济体纷纷实施产业回流政策,将生产从低成本的地区转移到成本更高的本国境内。但是,这种制造业回流不会对本国劳动力利好,反而会加速数字化自动生产的步伐,并对工资施加下行压力,最终的结果是进一步煽动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
趋势六:去全球化
全球政经局势的碎片化和巴尔干化(即逆一体化)的趋势,将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不断加剧。美国和中国脱钩将加速,而大多数国家将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保护本国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免受全球动荡的冲击。在后新冠疫情阶段,全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和信息的流动,将会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事实上,本次疫情期间这一切正在发生,例如在制药、医疗设备、食品领域,各国政府早已实施了各种出口限制措施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趋势七:民粹主义
过度的民主会倒向民粹。经济疲软、大规模失业和社会不平现象的加剧,都是民粹主义滋生的温床。在经济风险加剧的年代,甩锅给外国人是民粹主义最通行的手段。处于社会中下层的蓝领工人和中产阶级,更容易接受民粹主义修辞的蛊惑,特别是那些限制移民和贸易保护的辞藻。

趋势八: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僵持
美国政府正想尽一切办法将新冠疫情的责任甩锅给中国,其整体战略目标是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中美在贸易、技术、投资、数据和货币协议上的脱钩将加速。
趋势九:新冷战
多方外交分歧,将会导致新冷战序幕的拉开,不仅在中美之间,也存在于美俄、美伊、美朝之间。随着美国总统大选日期的日益临近,各国之间的秘密网络战争将会激增,甚至有可能导致常规军事冲突。鉴于科技是争夺未来工业控制权和抗击疫情的关键武器,美国私营技术部门将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国家安全工业体系当中。

趋势十:瘟疫&环境破坏
正如新冠疫情所表现的那样,瘟疫对社会经济所造成的破坏可能比金融危机还要大。近几十年来,世界性瘟疫的反复大流行(如1980年代以来的HIV,2003年的SARS,2009年的H1N1,2011年的MERS,2014-16年的埃博拉),如同气候变化一样,本质上是人为灾难,源于卫健系统的不健全、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以及全球交往的紧密化。在未来,瘟疫流行和气候变化会更为频密、严重,破坏性会更大。
不论新冠疫情是否发生,以上的趋势在近些年均已隐隐若现。在未来的十年内,这场大萧条将会席卷全球,而全球范围内更具包容和合作性的稳定国际秩序,将有助于我们度过这场危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