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表述之前,
先给各位老司机普及一下关于机油的认知。
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
英文名称:Engine oil。
密度约为0.91×10³(kg/m³),
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
因此也被誉为汽车的“血液”。
而机油则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
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
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
赋予某些新的性能,
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机油在品类上又分为半合成和全合成机油,
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款波特兹的全合成油将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碰撞。

由于国庆节期间的敏感性,
现在估计能往来的液体邮寄估计也就只剩下京东物流了。

打开外包装,
四桶一升装的波特兹映入眼帘~


0W-40的A3/B4,相对于法系车的10-40或5W-30而言,
希望这次血液的注入能够换发新的活力~
而大家所关注的标号,这里也和大家简单说一下~
机油中的5W-40、5W-30、0W-40等表示的是机油的粘度等级,
即SAE等级,
它测定了汽车用机油的低温启动粘度、低温泵送粘度、高温运动粘度、高温剪切粘度等数值,
根据测出的数据,把机油分成了若干等级。
“W”是冬天的意思,
W前面的数字越小,
其低温黏度越小,
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W后面的数字的确是指在100摄氏度下机油的黏度,
数字越大表明机油黏度越大。
后面的数字主要指的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
数值越大,
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
如果还不能通过文字去直观的感受,
那么请看下图


这样是不是更加直观?

对于我的1.6小爱来说,四升的用量刚刚好~

立正,向右看齐,敬礼!

其实刚换了机油没多久,
但为了测试波特兹的效能,
只能放掉~
此处心疼一分钟……


放油过程省略掉,
别问我为啥,
因为我没进地沟也没上架子~
千斤顶一撑,脸盆一接~
哗啦啦哗啦啦~
老司机都懂得~

准备开封加注~


打开加注口~

加油神器~
哈哈~


如果刚才还有疑问,
现在应该明白为何称之为神器了吧~



开封~
通过了解我们得知,
波特兹BM赛道专用版的技术特点是
波特兹BM专用版发动机油
是德国波特兹为BM车队参与赛道竞速赛所研制的一款顶级赛道款发动机油。
波特兹BM专用版兼顾燃油经济与动力强劲,
采用新一代酯类基础油和酯类添加剂的双酯合成技术,
在0W-40这个相对较低黏度水平完成赛道上发动机长时间高温高转的完美保护。
高达282的黏度指数和高达4.0的高温高剪切,
可以在长时间超过1万转的超高转速下有效保护发动机并且提供强劲的动力。
优异的抗泡性能,可以在高速急转弯的过程中完美保护发动机不受损伤。
在抗磨方面,波特兹BM专用版加入了全新的酯类抗磨剂,
相比传统民用全合成机油减少了30%以上的摩擦系数。
在针对赛车发动机密封圈容易老化的方面,
波特兹BM专用版也融入了密封条橡胶活化功能,
甚至可以有效改善因密封条老化引起的烧机油情况。




而这么好的机油也必须得
咕咚咕咚咕咚喝下去~
没多久1000块钱进去了,
这可比喝酒贵多了~

摇晃一下,
剩余的也慢慢流淌进发动机内,
这么贵的润滑油,可千万不能浪费掉~

加满后还剩下一点,
看一下色泽~
波特兹这款机油在普通的优异减摩性能基础上,
还含有波特兹独特的柔性金属修复技术。
市面上也有少量其他的金属修复剂,
不过以刚性的为主。
PS:(刚性就是在发动机缸壁和活塞形成刚性保护膜,但是从原理来讲长期硬对硬不但无法修复和保护发动机,反而会加剧缸壁和活塞的磨损)
波特兹这个技术是柔性金属修复缸壁和活塞受损的表面,
柔性的金属表面则肯定不会对缸壁和活塞造成二次损伤。
一定程度修复了发动机金属表面也是能降噪的原因之一。
而波特兹也恰好拥有此项技术!
在这里大大的点个赞。

空桶也是要回收的~
毕竟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准备跑一圈试试如何~

通过近5KM的跑圈,
发现加注了波特兹的小爱动力明显有了提升,
相信为赛道而生的波特兹不会让我失望,
这可能也就是民用机油与竞技类机油的不同之处吧,
一种强调各种平衡够用就行,
另一种则是必须为赛而生,
而波特兹恰好属于后者。
发动机噪音也略微降低了一点,
油耗还需要再跑一段时间再来验证。
总的来说,更换了新鲜血液的小爱也又将迎来新一次的蜕变。
而我和英客的故事也依然在继续!
我依然是那个始终挚爱着东风雪铁龙的GangZi,
我在英客,你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