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走了,王壬义可忙开了,朝宗桥是1448年10月16日动工,1451年秋天完工的,本来,只传说赵朝宗为了质量,误了工期,被错杀了,没人提到,建桥时,正值“土木之变”。正史、野史、小说、故事,网络上的文章,王壬义像是中了邪,找到什么就往什么里边“钻”,真称得上是“茶也不思,饭也不想。”农历七月十四这天,又熬到了后半夜,夏虹出来催他睡觉,说:“行了,睡吧,别钻进去出不来。”……。
快到中午了,王壬义来到朝宗桥边,没见过沙河这么美,粉红色的石桥,衬托着水中碧蓝的天空,扶着栏板往下一看,还真有“金翅大鲤鱼”。不远处,东来的运粮船逆流向北,驶入东沙河,四周都是金色的沙滩。左边那块螭首方座汉白玉石碑格外洁白,“朝宗桥”三个大字,异常漂亮。壬义不禁自言自语说:“谁能想到,这是十几岁孩子写的呢?”

一位穿青色衣服的人过来搭话说:“要不然怎么被称作‘圣上’呢?”
那人请壬义绕到石碑北边,说:“先生,你看,这碑有前后之分,阴面是前,有‘万历四年岁次丙子仲夏立’十一个字,阳面没有。为什么这碑正面朝北?这是给北边进京的人看的,因为赶马车的人坐在车前边左侧,跟后来的‘右侧通行’相反,会车的时候各自靠里手让路,把碑立在桥东侧正好看到。所以‘朝宗’二字,是‘万邦朝宗’,指北方来的使者,进京朝见天子,不能误认为是去皇陵朝拜祖宗。”

一席话,说得壬义有些失望,好像否定了赵朝宗建桥的传说,但是又有道理。壬义说:“我明白了,立碑的方向是有意义的,比如‘卢沟晓月’碑,立在桥东,是因为‘晓月’在西边,从东边看,碑、桥、月亮都在眼中。”
那人笑了,说:“正是,正是。”
王壬义请教说:“先生贵姓?”
那人拱手说:“我是景泰朝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赵朝宗。”
王壬义脑袋“嗡”的一下子,好像大了好多,定神一想,“这不就是赵朝宗吗?”心里马上塌实了,仔细打量那人,青色的衣服,原来是青色的官服,赶忙回礼说:“久、久仰,五百年久仰,不,今生久仰大名。”

朝宗笑道:“你日夜苦读,让人感动,小神特意请你亲眼一见。”
事实证明,咱们的王壬义还真不是“叶公好龙”,见到死了五百多年的赵朝宗,丝毫没有惧色。而且还问道:“先辈让我看什么? 我听说您为这桥牺牲了,能够告诉我,是怎么一回事儿么?”
朝宗微笑着说:“这事自有公论,待会儿,他们来了,准有人告诉你,你不听都不行。你还是先看看沙河店美景吧,南边五里,就是‘安济春流’。”
说话间,不知从哪儿冒出一辆马车来,二人上了车,直奔安济桥去了。

南沙河的水面显得比北沙河还开阔,白鹭、鸥鸟在水上飞翔,河边芦苇、蒲草在微风中摇荡,安济桥有九个孔,比朝宗桥多两个,又省材料,又美观。壬义看看身边的赵大人,问:“史书上只写了,工部右侍郎王永寿督建沙河这两座桥,这安济桥是谁指挥施工的呢?”
“是啊,我们俩的名字都没记载了,这座桥,就是修建永通桥的太监李德公公指挥的。土木之变,王永寿大人被调回北京,后来一直是李德代替他的工作。”
未完待续,下接
四、 万历十一年 中元鬼节